安康学院
首页

春泥护花捐微芳——访我校退休教授、《瀛湖》杂志主编姚维荣老师

2014年03月31日 关注 :次


编者按:

从1958年办而复撤的 “安康大学”,到1978年的“陕西师大安康专修科”,从1984年的“安康师专”,到2006年的“安康学院”, 在秦巴山区这片全国最大的连片扶贫区,安康人民的大学梦追逐了半个世纪!在这片美丽而贫瘠的土地上,这所从几排盖着油毛毡的平房“起家”的高校,凭的就是几十年积累的“艰苦创业 勤奋进取 团结奉献”的精神财富。在这笔财富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代代安康学院人辛勤的汗水、坚挺的腰板、不屈的脊梁和辛勤耕耘、幻化神奇的双手!他们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是石子,埋没自己,铺就大道;他们是小草,即便到了人生的秋天,也要以自己的身躯为我们点染空明澄澈的季节变换!

姚维荣老师就是他们这个集体中的一位!一位退休6年的老教授,不计得失,为学院、为育人,默默无闻、孜孜以求的奉献。

春寒尚料峭,迎春花已开,我们在学院《瀛湖》杂志编辑部采访了主编姚维荣教授。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姚老师身上也有着他们这一代人的历史烙印,他是“老三届”中学生,有着近十年当农民和三线建设工地民工的经历。

是什么力量使一位辍学十多年、将近三十的农民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能考上大学,并由一个专科毕业生成长为教授、文学评论家?又是什么使安享晚年的退休老人仍然笔耕不止、诲人不倦,为学校建设发展退而不休、无私奉献呢?我们怀着迫切的心情,去一层层揭开谜底和答案。

机会:从来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历经“文革”,身处历史的泥淖,姚老师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当农民和三线建设民工的近十年里,他也从没放弃读书思考,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1977年恢复高考,他这位已经年近三十的农民,抓住了历史机遇的辫子,参加高考、走进大学学习、教书,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几十年的奋斗经历,不仅使他由一位农民成长为大学教授,还有在他和学校老师们教诲下成长起来的数千名学子!这些学生遍布安康乃至全国各地,许多人都是单位和行业的骨干。如今,姚老师的人生也迎来了丰硕收获的秋天,在我们撰写这篇文章之际,恰逢老师140多万字的四卷文集出版,安康市文联与学院有关单位还专门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在文学评论与批评界姚老师在安康乃至陕西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在采访中,姚老师也寄语我们青年学生,“你们要抓住青春好时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能力,机会从来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要真正领会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句话的真谛”。

人生:有追求,才会有品位

有人说:“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姚维荣老师1980年大学毕业分到原安康师专中文系任教后,除担任中国当代文学主讲教师外,还相继开设了大学语文、港台文学、陕西小说研究、路遥研究等选修课,并在教学之余从事文艺评论和学术研究,先后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了近百篇论文、书评、影评、剧评、书画评论,出版了专著三部,参编学术著作多部,他还是安康文学批评家协会的主席。几十年来的教学、科研,磨砺出姚老师不懈追求的品格。他说:“一个人,只有有追求,才能有品位,才能活出精彩;一个老师,只有不懈的追求和上进,才能胜任工作,才能激励和鞭策学生不断成长和进步。”

由于当代文学的专业性质,加上姚老师本身自觉的文化意识,他从八十年代起就开始与安康文艺界联系,并且越来越密切。教学之余,姚老师也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文学梦。从八十年代中期起,他就应邀为《安康日报》文艺版等报刊杂志撰写年度小说、散文述评等,由此引起文坛的瞩目。1987年安康市作家协会创立,姚老师便是第一批会员,相继加入了陕西省作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书评学会、当代文学研究会等。1998年安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他被选为主席,后又被选为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他相继为省内外数十位作者写过评论文章,成为繁荣地方文化事业、培育文学青年的重要推手,在追求梦想,成长自己的同时,化育学子,也成就别人。

审美和鉴赏: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需求

文化生活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安康学院作为安康市最高学府,有一万多名师生员工,也是安康最大的一个单位社会群体,师生的文化审美鉴赏的需求需要一个平台和产品,姚老师一直为这件事惦念在心。2006年,当姚老师听说市文联的文艺刊物《汉江文艺》因为经费缺乏、人员不足已经停办,立即向文联和学院有关领导建议,由两家合办这份杂志。经过协商,两个单位很快达成了协议,并确定由姚老师主持编务。不但使得这份安康创办最早的文艺杂志能够继续生存,也为刚升本不久的安康学院师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提高、阅读、发表文艺作品的平台。从2006年秋季开始,姚老师即把教学之余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杂志的组稿、编辑之中。每期印出后,发到校内各班、各办公室,以及校外各有关文化教育单位。五年间,杂志每期都能按时出刊,并不断提高了质量,扩大了社会影响力。这对于丰富我们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与提高审美能力,扩大我们学校的社会影响,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鼓励和扶持了一批文学新人的成长成才,有的已小有名气,作品被省内外有影响的公开刊物登载。安康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姚老师等编辑人员的辛勤工作,这五年间《汉江文艺》改变了1973年创刊以来因种种原因总是办办停停的状况,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良性状态,成为安康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移交给了市文联。

2011年,已经退休两年多的姚老师,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颐养天年。但是,当学院决定自己创办一份文艺杂志,提升学生文艺创作、艺术鉴赏的能力,邀请他担任主编时,他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为了确定杂志的名称、板式、内容专题、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等,姚老师与众多校内外知名文艺人士反复商讨,刊物定名为《瀛湖》,目标定位为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服务学生成长,并创设了安康第一个以刊物命名的文学奖“瀛湖文学奖”。使刊物既保持了和原来《汉江文艺》的某种联系,又独具地域特色,在校内外获得了好评,扩大了影响。

《瀛湖》杂志中有一个特别的栏目——“名作欣赏”。这也是姚老师担任主编后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构想,每一期选择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或一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其作品的评析,希望对大家了解一些课堂以外的名家作品有所帮助。姚老师说:“咱们这个杂志就希望通过这个窗口来扩大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你们的生活,以此提高你们的文学鉴赏的水平,提高审美能力,这些对于所有大学生来说都是必须的。审美、鉴赏、这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需要。对于中文专业学生来说可以提高专业知识,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最起码的社会文化常识进行一个补充。文化是全人类共有的,就算你不是文史专业的,你也必须具备一些文史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知道的,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

这份杂志中凝结着姚老师的一片苦心。在他看来,《瀛湖》创办,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发表自己文艺作品的园地,更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文艺鉴赏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一个化育人文、提升人生境界的文艺大观园,使作者、读者都能得到心灵的洗礼和启迪。杂志上不光有学生写的东西,也有一些市内外有影响作者的文章。既能充分反映同学们学校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也能了解安康、陕西的秦风楚韵,还能通过一些作者写的文章,使同学们对自己未经历过的时代有比较客观、清楚、理性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可以从对比中感受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的变化,不至于以偏概全,遇到一点问题、困难就悲观失望、怨天尤人,甚至消极颓丧,而是以积极的、良性的心态来认识生活、看待社会,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育人工作没有退休的日子

如何过好退休后的生活,是每个老年人面临的一个新的人生课题。但姚老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使得在退休后,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继续从事着之前的事业,为社会和学院贡献余热,也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008年秋,姚老师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结束了从事近三十年的教学任务。但是,作为一个教师,他并没有离开自己的育人岗位,而是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主持编写校志、主持省教育厅批准的《当代陕西长篇小说研究》科研项目;作为学院老教授协会会长,推动我校老教授协会与香溪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共建“香溪书院”;担任《瀛湖》杂志的主编,接收投稿、审阅、挑选、编辑、印刷出版等几乎是他一个人完成等等,姚老师并没有因为退休而轻松,生活也没有因此而闲暇。

在他看来,一个人体制内的身份有退休的时候,但育人工作和一个文化人的文化意识永远没有退休的那一刻!每当看到篇篇文稿投来、看到学子捧读《瀛湖》杂志时……,姚老师的幸福感就油然而生,学生的成长和安康文化事业的繁荣,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秋天是休憩的季节,但也是收获的季节。2010年秋,姚老师带领中文系青年教师完成的课题研究成果《当代陕西长篇小说研究》由太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还获得了第二届陕西文艺评论奖二等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2013年,四卷本《姚维荣文集》也结集出版。

在姚老师看来,一个人民教师,退休仅仅是从组织上离开了教职工队伍,但是从思想上,一个老师一生都应该有追求,和退不退休没有什么关系,退休了也可以继续读书,写作,为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即使退休了你身体还硬朗的时候,也要贡献余热,但你自己的文化意识不能丢、育人责任不能丢!

后记:在采访期间,姚老师对怎么才能使《瀛湖》杂志有限的数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让同学们能够共享资源也提出了建议,如在各宿舍楼设立发行点,由喜爱阅读与写作的同学免费借阅,而不是现在发到各班,看到的人不多等等。姚老师就是这样,始终为工作上的事担忧,一思尚存,此志不懈。作为学生,我们衷心祝愿姚老师身体健康,青山不老。

大学生记者团:熊波 柳溪

上一条:第五届教师基本功大赛侧记——“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系列采访报道之一

下一条:丹心育桃李,热血献秦巴——访安康市2014年“三八红旗手”化学化工系周琼老师

关闭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陕ICP备 17014456 号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

总访问量:位访问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抖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