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传媒学院博士专访系列(一):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访郑继猛博士

发布人:文传学院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9日 阅读次数:

人物简介

郑继猛,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文学博士。1983年7月毕业于陕西省安康师范学校,先后在汉滨区大竹园中学、河西中学从事近二十年的中学基础教育教学工作。2009年任教安康学院以来,曾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次,主讲《唐宋文学》《文献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主持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陕西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参与省级精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建设,发表研究论文30篇。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追溯过去,回忆宛如沙。谈起求学经历,郑继猛博士神采奕奕,滔滔不绝。他的求学生涯是从小学、中学再到中专,按照当时的国家学制流程走下来的。1983年7月中专毕业后的他参加了工作,去中学从事外语教学工作,1988年他脱产到陕西省外语师范专科学院进修英语,取得大专文凭,1991年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函授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学期间,他没有抱着混文凭心思学习,而是树立信心坦然面对,炼决心奋勇向前,修恒心坚持不懈,守初心终不言悔,完成了大学本科阶段破茧成蝶般的蜕变。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了继续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直到34岁那年,他毅然决然地决定考研,经过六年的磨练,终于在39岁那年他成功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连读了6年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课程。

这六年,他收获的是“质变的成长”。成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诸多经历,让他每次考试都全力以赴,以无数次尝试的积淀来创造最好的结果。

花谢花开,云卷云舒。求学的旅途些许无声,学习的征途永不停步。



科研方向及成果

一、郑继猛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二、整理校注地方文化古籍。安康很多地方文献由于自然灾害、人为保管不当等因素损毁严重,要么字迹漫漶不清,要么页码颠倒顺序混乱,这些文献亟需整理传承,以便地方文献更好的服务地方文化建设。郑教授积极主动承担起这个繁重的任务,带领团队顶着酷暑严寒,实地采风调研,先后完成《刘寅初诗文辑存》《继雅堂集校注》《来鹿堂诗文集校注》《正谊堂诗集校注》《一砚斋集校注》《芗林草堂诗集》《退思易话》《经史杂记》等校勘注释工作,有力的保护了安康的地方文献。重视地方文献研究的同时,积极参与基础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宋代城市笔记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近年来宋代笔记研究综述》被全文收录如2002年宋代文学研究年鉴,

三、定期参加学术交流,取长补短。通过与学者们进行思想的碰撞,信息的交流去开阔视野,掌握新知,起到一种激发启迪的作用。期望他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取得更大的成就,发表会议交流论文10余篇。

四、创新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郑教授在教学中,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坚持打牢基础就是创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经典背诵,教材精读,同时重视讲练结合,将课堂作业变化为学生诗词创作。另一方面就是创新思维,课堂教学融入自己的科学研究最新成果。鉴赏诗词不囿于成说,而是贴近诗词本味,带领学生体味诗词精神。这样就形成了基础与创新并重,知识与应用兼行的教学特色。

五、教书与育人并重。郑继猛教授很注重课程思政,党的二十大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课堂上,他积极强调人才培养对国家的重要性,通过古代文学教材里的优秀典型,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希望学生们牢固树立起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民族集体认同,高举队旗跟党走,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博士寄语在校学子:

一、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志。作为新青年要做到志存高远,立志报国。大学生应该把报国作为终生学习的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斗志昂扬、披荆斩棘、大胆追求。在生活中要朝气蓬勃、意气风发。

二、文传学子要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努力学习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同时要协调好扎实基础与创新的关系。踏实,是学有所获的前提。学习是需要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去进行创新,创新也需要一定的基础支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积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质的发展做好量的积累。

三、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希望同学们做到吃苦耐劳,明白学习不是游戏,而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学习一定要勤奋努力,不能投机取巧。

天道酬勤,曾经的每一分付出,必将收到百倍回报。希望同学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流年笑掷,未来可期。

撰稿/叶银环艾佳新审核/杨海蓉郑继猛发布/崔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