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心
——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周育玲赴伊犁州顶岗实习感悟
个人简介:
周育玲,女,来自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习期间荣获“优秀实习生”荣誉称号。为了见识到三千多公里以外不一样的“风景”,我背上了行囊,开始了这段旅途。
从未想过我会有一趟跨越半个中国的旅行,三千多公里外的风景原来是这样与众不同。
三天的火车带我领略的不仅有不同的自然风光,更有不一样的文化。常年处在秦巴山区,举目便是四季具有不同色彩的高耸山峰,山顶有飞鸟盘旋。现如今却在这长长的路途中,在那一望无际的荒原戈壁里,看到了从不曾见过的牧羊人和那牛羊的身影;偶尔也会见到一些不一样的建筑,这总会引起我们奇特的猜想;最让人难忘的是那烧得火红的太阳,悬挂在地平线上迟迟不肯落下,此情此景不得不让我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在踏上新疆土地的那一刻,内心有一个强烈的信念——我定要不虚此行。跨过千山万水,总是要一览风华。见到过平原,领略过高山,可是草原的风光却从未体验。那拉提的哈族小伙是那么热情,马匹是那么矫健,骑马肆意狂奔是那么舒畅。这里的一切是那么与众不同。朋友说赛里木湖美仑美奂,纯净的湖水中波光粼粼,风吹起的细浪一层层拍打湖岸边,当我真的身处其中时才觉得,所有的赞美之词都不足以表达我对这美丽自然景色的喜爱震撼。新疆的绝代风华怎会只体现在这里呢?其实连校园里也可见一斑。看,清晨的天空虽然雾蒙蒙,但当视野开阔之时,一片挂满银条的校园顿时映入眼帘。每一棵树都好像被装饰过,隔得近了,看着树枝上亮晶晶的冰渣,如同火树银花。如果有机会,是定要让那如果有更多的机会,我定要让足迹遍布新疆每一个角落。
回想离别前夕是父母的担忧,好友的不舍。遥远的地方,我会不会不适应,会不会被人欺负?事实证明我过得挺好。首先,领导让我觉得暖心。刚下车的时候我还穿着不适应新疆气候的短裤,“郭妈妈”不停地关心我冷不冷,甚至还硬要让我把她的衣服穿上。她如同妈妈一般暖心的问候,让我不再惧怕新疆的寒风。来到学校后,就收到了学校的教师节礼物,后来校领导更是经常问候,不断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这温暖的每一幕都让我有了归属感。再者是其他人的关心和帮助。食堂的师傅会担心我们吃不习惯或者吃不好,经常变着花样地做很多美食;老师会担心我们营养不均,经常带我们出去“开小灶”,我也体验了一把“舌尖上的新疆”。老师也会担心我们不适应这些工作,会不会很辛苦,“你去休息一会吧”这样的关心不绝于耳。更重要的是,每一位老师都对我们寄予厚望,会给我们学习的机会,实践的机会,更会无私地为我们解答所有的疑惑。这样的校园让我从不后悔离家太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学生们那一张张笑脸。生活在内陆的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少数民族的人,可是这里大部分都是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他们是那么美丽,那么可爱。我们已经相处了两个月,他们对我有着老师一般的尊敬,也有着姐姐一般的爱。操场上是孩子们放飞自我的地方,可我知道,他们飞得再远,也不会忘记回来。我“振臂一呼”,孩子们蜂拥而来的拥抱让我觉得,就这样陪着他们长大也挺好。当得知我们实习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候,那一张张垂泪的小脸,让我于心不忍,他们的不舍那么明显,他们的挽留那么真挚。孩子是最纯真的,这一点确实无疑,我对他们的爱也是无疑的。如果可以,我想留下来看着你们长大啊!
经过四个月实习的洗礼,经过老师们耐心的帮助,我能明显地感受到自身的变化。这里有一个舞台让我去实践,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体味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苦,我甘之如饴。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备课。一堂好课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让教学有据可依,明白教学的目的,课堂中才会有明确的重难点,上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再者还要了解学生。兵家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若想教学有效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学会了教师应立德树人。在教师资格证面试时,考官问我“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十九大又说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你怎么看?”当时我给出的答案就是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所以教师应该把师德修养放在第一位,从学习、品德行为乃至思维方式都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曾经那只是我侃侃而谈的理论,但是当走上讲台后,面对所有清澈纯洁的一双双眼睛时,我终于明白了,有些话不能仅仅只是说说而已,我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描绘一张张白纸,我不希望任何一张纸因我而废弃。四个月的教学生涯,远不止这些能说出口的感悟,更多的都积攒在胸口,在期待下一个机会,一吐为快。
在不断地实习中,每一份收获都难能可贵,每一份真情都值得珍惜。短短四个月,我不仅看到了新疆的大好河山,更见识到了这里绝美的风土人情,我也终于明白很多同学“往后余生,留疆任教,永不后悔”的决心。都说一见佳人误终身,我却将是一入新疆许终身。